
作者:齊格飛.藍茨 出版社:遠流
內容簡介:
作家余華說:「這本書震撼了我,讓我讀過以後不願失去它。」
在易北河的一座孤島上,少年西吉被關在感化院的單人囚室裡
罰寫作文,題目是〈履行職責的快樂〉。這個題目讓西吉回憶起父親
(德國最北邊一個偏僻小農村的警察)盡忠職守、履行職責的一段往事。
二次大戰期間,他的父親受命監控一位世界知名畫家的言行,
並禁止他作畫。儘管這位畫家是他們親近的好朋友、曾經救過他父親的
性命,但他父親仍然選擇盡忠職守,甚至還要當時才十歲的西吉也幫忙
監視畫家,但西吉同情這位畫家,主動把這些畫藏起來。戰後,對於畫家
的禁令都解除了,但他父親仍堅持繼續監視畫家。
警察父親的偏執,使西吉得了恐懼症,而他偷藏畫作的行為,
也終於被父親發現,把他當作難以管教的少年犯送進感化院。西吉在
感化院中,不斷回憶起往事,作文越寫越多,甚至不願跨出囚室。
他希望能一直寫下去,繼續體會履行職責的快樂……
藍茨在書中鋪陳出一段宛如成長小說的心路歷程,審視瘋狂時代中
被扭曲的人性、對立的父子關係,並分析批判了長久以來被視為德意志
最高品質的「履行職責」思想。
《德語課》是藍茨的成名作,名列世界50大小說,也是德國中學生的
指定讀物、每本德國文學史認定必讀的經典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這是前兩天在誠品買的第二本新書
一次買兩本厚厚的文學小說
看來好一陣子不用逛書局了
昨天下午花了些時間,終於把『追逐日光』看完
今天終於可以名正言順的開始看新書了
對於『追逐日光』讀後的感想,我想我需要花些時間消化吸收
必竟我還沒被宣判死刑,無法真正體會到作者的心情
我也沒有能力、也不想,做到作者在生命只剩最後三個月時
所完成的許多計劃,包括與人的關係了結
我想如果這事臨到我,我會選擇將自己安置在海邊
身邊最多就是一名醫護人員,沒有負擔
我會想念所有我生命中重要的人,卻不包括我的家人
但我不會與對方見面,因為會有太多傷感的情緒在裡面
我無法做到像作者一般的睿智與灑脫
所以我想我還是會選擇獨自面對死亡
我想一個人安安靜靜毫無牽掛的死去
然後再請我的家人將我的骨灰灑入大海,我最愛的所在
但誰知道身後事呢?等遇到了再說吧!
不過這也算是一本不錯的書,值得閱讀深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