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阮若荷 出版社:宇宙光
內容簡介:
花蓮,山風海雨的故鄉,沒來以前不想來、來了以後不想走
走了以後,還想回去的地方。
《後山故事》人物誌:
花蓮音樂之父郭子究;住民信仰之母姬望;
寶石陶大師「活的國寶」劉銘侮;東華大學畫家葉子奇
太魯閣族音樂家哈尤‧尤道;東台灣第一間教會加密山教會
李水車家族的感恩旋律;創辦東台灣第一大報《更生日報》的謝立德
將原住民歌謠改編成箏樂的饒天慈;熱愛馬賽克藝術的鍾薰麗
蓬勃發展的啄木鳥全人發展協會;一百零七歲的快樂婆婆卓緞……
三十四篇故事,三十四個最美麗的祝福
作者簡介:阮若荷
東吳大學文學士、美國德州CFNI進修、香港朋中神基督教研究碩士。
資深編輯、廣播人,曾任關渡基督書院教務主任、文宣系主任、花蓮
教育大學(今已併入東華大學)兼任教師。著有童詩集《媽媽的寶貝》
(宇宙光)、《初遇》(中國教會研究中心)、《中國心宣教情:賈嘉美的
一生》(關渡基督書院)、譯有《良人的花園》(雅歌)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去年年底來機構早禱分享的作者,介紹了即將出版的新書
當初事先預購,今天在台北國際書展結束後,終於拿到新書了
介紹花蓮後山的人文、藝術、風光與信仰,對花蓮後山有興趣的
可以買來看看,待看的書太多,我大概要到下半年才會開始翻閱吧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很奇妙的,每當我想封筆時,總有人適時告訴我,我的文章讓她很感動
於是就這麼努力的寫啊寫的,希望每天盡量都能有新作品出現
一方面也是練習寫作,一方面也希望自己分享的東西能對別人有幫助
再另一方面,寫網誌就像上網,其實也是會上癮的…….
這兩天,又有封筆的念頭,今天MSN上又傳來相同的訊息,讓我很意外
我對自己是沒信心的,對於我分享的東西,有多少人有興趣,我也不知道
只是每當想封筆時,就會有鼓勵的話語適時的出現,讓我又想繼續寫下去
寫作其實也是我的興趣之一,只是有些東西該有些取捨了,時間不太夠用
還能寫多久,還想寫多久,我也不知道,反正都只能盡力而為了!
- Feb 09 Mon 2009 22:31
後山故事(上、下)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